一鍵砍遍全城
(該車系評分高于%的同級別車系)
網(wǎng)友印象(全部在售):
購買時間2012年04月
購買地點內(nèi)蒙古 呼和浩特
裸車價格24.00萬元
平均油耗7.0L/100km
行駛里程30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操控性一流,讓人有駛駕的快樂
缺點:相比操控和外觀,內(nèi)飾稍顯簡陋,天窗排水不知是否設計有問題,堵了一次,還好沒什么后遺癥。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全家出游時:前排需要向前調(diào)節(jié)座椅,才能讓后排舒服些。乘坐空間:大部分時候都是1~2人,坐在前排,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整就可以很大的腿部空間。我身高180,頭部腿部空間足夠。偶爾3~4人乘坐,后排略顯擁擠。儲物空間:后備箱夠用,一般去外地旅行自駕也不帶太多東西,帶多了油耗就上去了。駕駛室儲物空間還湊合。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別提了,買這車自動模式下就別提動力了,否則必會后悔,要不你就手動模式吧,這才有點樣
操控:
指哪打哪,很好開。雨雪泥濘路面:雪天打滑明顯,好幾次觸發(fā)了DTC干預?赡苓@也是后驅(qū)車的通病。山路: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,車頭靈活,過彎有信心。底盤及懸架:底盤懸掛調(diào)教偏硬,路感清晰,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。底盤有些低,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,不過好在無大礙,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。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,也沒辦法。
油耗:60L的油箱,加滿跑高速,平原路段,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(xù)航。城市路段表現(xiàn):市區(qū)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.5L至8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的話會多0.5L左右。高速路段表現(xiàn):本人經(jīng)常跑高速,油耗在5.5L至6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會多0.5L左右。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(guān)。家人暈車,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,跟車距離保持的大,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。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?照{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6月
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
裸車價格25.00萬元
平均油耗10.2L/100km
行駛里程276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隔音還行!自帶防爆胎!功能比較齊全!
缺點:我的日間行車燈誰給打開下?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很合適,前排寬敞,后排因為很少坐人,所以也無所謂了,對車身的尺寸尤為滿意,平時泊車,掉頭都很方便,不象很多一味求大求寬的車型。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松油門滑行降檔時,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。加速表現(xiàn):個人自駕游足夠用,超車不費勁。很少深踩油門,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。動力平順性:動力輸出平順,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,發(fā)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。跑高速:時速8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1500左右。時速10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不超過2000轉(zhuǎn)。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。
操控:
指哪打哪,很好開。雨雪泥濘路面:雪天打滑明顯,好幾次觸發(fā)了DTC干預?赡苓@也是后驅(qū)車的通病。山路: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,車頭靈活,過彎有信心。底盤及懸架:底盤懸掛調(diào)教偏硬,路感清晰,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。底盤有些低,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,不過好在無大礙,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。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,也沒辦法。
油耗:60L的油箱,加滿跑高速,平原路段,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(xù)航。城市路段表現(xiàn):市區(qū)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.5L至8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的話會多0.5L左右。高速路段表現(xiàn):本人經(jīng)常跑高速,油耗在5.5L至6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會多0.5L左右。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(guān)。家人暈車,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,跟車距離保持的大,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。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?照{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4月
購買地點浙江 嘉興
裸車價格28.00萬元
平均油耗7.0L/100km
行駛里程35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毫無疑問寶馬最大的賣點就是操控,也是最滿意的一點,雖然動力弱了點,但行駛中的轉(zhuǎn)向變道及穩(wěn)定性會讓你愛不釋手
缺點:空間小,動力一般。這個車我認為最多兩個人開就行了,再多就不合適了。后排要是坐人就會感覺很不舒服。再有就是動力一般化,畢竟只有2.0排量的發(fā)動機,功率不行,除非使用m檔。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關(guān)注車車一年多,經(jīng)常看到某些車友詬病后排空間小,所以進店的第一個安排:查看實際情況!抬腳進去,居然大小合適,完全沒有問題(偶178cm),直接打消后排顧慮。題外話:先前做過朋友的skoda haorui,腿部空間真的很大(偶是不好接受,稍微急轉(zhuǎn)彎,感覺就會從座位上甩下來。。。),所以還是中意這種緊湊型。鞋穿在腳上,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!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別提了,買這車自動模式下就別提動力了,否則必會后悔,要不你就手動模式吧,這才有點樣
操控:
指哪打哪,很好開。雨雪泥濘路面:雪天打滑明顯,好幾次觸發(fā)了DTC干預?赡苓@也是后驅(qū)車的通病。山路: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,車頭靈活,過彎有信心。底盤及懸架:底盤懸掛調(diào)教偏硬,路感清晰,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。底盤有些低,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,不過好在無大礙,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。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,也沒辦法。
油耗:不開空調(diào),綜合一公里差不多7毛-7毛5分,開空調(diào)就得到8毛5一公里。綜合不到十個油吧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?照{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4月
購買地點河北 石家莊
裸車價格25.80萬元
平均油耗7.5L/100km
行駛里程102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進口車賣國產(chǎn)價,感覺性價比還可以
缺點:后排空間小了點兒。底盤偏硬,過坎都能感覺到。沒有中控屏。十萬公里左右出現(xiàn)一些小毛病,比如天窗偶爾異響,后備箱密封條老化脫落。還有油底殼滲油,空調(diào)輕微漏氟,不過都無大礙,讓修車師傅仔細檢查過,每年加一兩次機油加一次氟就行,不妨礙正常行駛。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湊合,就是一個緊湊型車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松油門滑行降檔時,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。加速表現(xiàn):個人自駕游足夠用,超車不費勁。很少深踩油門,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。動力平順性:動力輸出平順,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,發(fā)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。跑高速:時速8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1500左右。時速10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不超過2000轉(zhuǎn)。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。
操控:
不多說,也只能拿這個yy一下了
油耗:60L的油箱,加滿跑高速,平原路段,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(xù)航。城市路段表現(xiàn):市區(qū)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.5L至8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的話會多0.5L左右。高速路段表現(xiàn):本人經(jīng)常跑高速,油耗在5.5L至6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會多0.5L左右。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(guān)。家人暈車,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,跟車距離保持的大,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。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。空調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7月
購買地點遼寧 沈陽
裸車價格24.00萬元
平均油耗11.0L/100km
行駛里程65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操控精準
缺點:動力弱,音響奇差!配置很低!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。。。「瘪{駛除非半躺腿伸直才舒服,小腿要是立著放的話就會頂?shù)角安倏嘏_,后座空間更是無語,號稱中級車,只有價格是中級車的價格,空間動力都不如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動力足夠,關(guān)鍵還是看人,在市區(qū),超車很方便,高速超過120后,加速就有點緩慢了
操控:
指哪打哪,很好開。雨雪泥濘路面:雪天打滑明顯,好幾次觸發(fā)了DTC干預?赡苓@也是后驅(qū)車的通病。山路: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,車頭靈活,過彎有信心。底盤及懸架:底盤懸掛調(diào)教偏硬,路感清晰,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。底盤有些低,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,不過好在無大礙,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。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,也沒辦法。
油耗:60L的油箱,加滿跑高速,平原路段,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(xù)航。城市路段表現(xiàn):市區(qū)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.5L至8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的話會多0.5L左右。高速路段表現(xiàn):本人經(jīng)常跑高速,油耗在5.5L至6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會多0.5L左右。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(guān)。家人暈車,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,跟車距離保持的大,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。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?照{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5月
購買地點江蘇 南京
裸車價格25.40萬元
平均油耗10.1L/100km
行駛里程28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性能好,尤其在過完時候,那是沒得說。秒殺一切車輛,尤其看到別人那羨慕的眼光。還有就是這車女人開的話沒得說了。每個交通崗都有很多羨慕的眼光。
缺點:空間小,動力一般。這個車我認為最多兩個人開就行了,再多就不合適了。后排要是坐人就會感覺很不舒服。再有就是動力一般化,畢竟只有2.0排量的發(fā)動機,功率不行,除非使用m檔。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說實話有點。∶看蝜d開過后!座位都調(diào)的很前!每次我開的話都要往后調(diào)!后座的距離就邊的很短了!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不錯!就是深睬油門時速度會跟不上啊!響應不夠及時!不過切s就不一樣了!
操控:
指哪打哪,很好開。雨雪泥濘路面:雪天打滑明顯,好幾次觸發(fā)了DTC干預?赡苓@也是后驅(qū)車的通病。山路: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,車頭靈活,過彎有信心。底盤及懸架:底盤懸掛調(diào)教偏硬,路感清晰,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。底盤有些低,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,不過好在無大礙,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。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,也沒辦法。
油耗:2.0自吸,目前油耗已經(jīng)到10以下了,偶爾激情一下,這樣的友好還是很滿意的。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?照{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8月
購買地點上海市 上海
裸車價格25.50萬元
平均油耗8.9L/100km
行駛里程28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操空優(yōu)良,方向指哪打那,而且高速上底盤很穩(wěn),給人安全駕駛感、而且車速越快,方向盤越重,也就是大家所說的“隨速方向盤吧”
缺點:相比操控和外觀,內(nèi)飾稍顯簡陋,天窗排水不知是否設計有問題,堵了一次,還好沒什么后遺癥。
外觀:班戈的團隊設計的作品稱得上一代的經(jīng)典 ,很突出寶馬硬朗的個性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全家出游時:前排需要向前調(diào)節(jié)座椅,才能讓后排舒服些。乘坐空間:大部分時候都是1~2人,坐在前排,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整就可以很大的腿部空間。我身高180,頭部腿部空間足夠。偶爾3~4人乘坐,后排略顯擁擠。儲物空間:后備箱夠用,一般去外地旅行自駕也不帶太多東西,帶多了油耗就上去了。駕駛室儲物空間還湊合。
動力:動力只能說代步夠用,另外在40-120區(qū)間覺得還是能接受的。但和性能車差距很遠了,比一般賣菜車還是要激情點的。
操控:
指哪打哪,很好開。雨雪泥濘路面:雪天打滑明顯,好幾次觸發(fā)了DTC干預?赡苓@也是后驅(qū)車的通病。山路:跑山路彎道可以體會駕駛樂趣,車頭靈活,過彎有信心。底盤及懸架:底盤懸掛調(diào)教偏硬,路感清晰,小坑小坎都能感受到。底盤有些低,自駕游的時候磕過好幾次底,不過好在無大礙,只是把底盤塑料護板刮裂了幾道。底盤要是高了就沒有轎車的貼地飛行感覺了,也沒辦法。
油耗:油耗算中規(guī)中矩吧 一直十個左右 沒有刻意省油 ,高速跑快了油耗也不算高 。大概勻速 140,8個 。160 ,10個 。以內(nèi)。
舒適:霧霾天:微塵濾清器不夠給力,后來升級到防PM2.5的濾芯之后,霧霾天還是能感覺到煙塵氣味兒。空調(diào):去年過完一個冬天以后,天熱一開空調(diào),不制冷了,去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缺氟,加了氟就好了。請4S仔細檢查了幾個小時,也沒發(fā)現(xiàn)哪里漏氟,沒辦法,只好每年缺了再去加吧。噪音控制:隔音效果還行,關(guān)上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說話聲音,高速上時速上100以后胎噪稍大,可能是防爆胎的緣故。最近兩年,車開起來,天窗有的時候有異響,不過聲音不大,也不常出現(xiàn),就不管它了。座椅舒適性:座椅偏硬,包裹性弱,在某寶上買了人體工程學靠背和頭枕后,長途開車才不腰酸了。電動調(diào)節(jié)很實用,平時都把座位往后調(diào),這樣前排空間大,后面坐上人再往前調(diào),不然后排腿沒地兒放。困了累了就停車,把座椅放到接近平躺的位置,躺著睡一會兒,還挺舒服。行駛舒適性:底盤調(diào)教偏硬,路面有點兒小坑都能感受到。比不了老君威老帕薩特那種坐大船忽悠忽悠的感覺,可能偏運動型的車都是這樣吧。
|
購買時間2011年05月
購買地點廣西 南寧
裸車價格28.00萬元
平均油耗8.0L/100km
行駛里程60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進口車賣國產(chǎn)價,感覺性價比還可以
缺點:后排空間小了點兒。底盤偏硬,過坎都能感覺到。沒有中控屏。十萬公里左右出現(xiàn)一些小毛病,比如天窗偶爾異響,后備箱密封條老化脫落。還有油底殼滲油,空調(diào)輕微漏氟,不過都無大礙,讓修車師傅仔細檢查過,每年加一兩次機油加一次氟就行,不妨礙正常行駛。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很合適,前排寬敞,后排因為很少坐人,所以也無所謂了,對車身的尺寸尤為滿意,平時泊車,掉頭都很方便,不象很多一味求大求寬的車型。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松油門滑行降檔時,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。加速表現(xiàn):個人自駕游足夠用,超車不費勁。很少深踩油門,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。動力平順性:動力輸出平順,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,發(fā)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。跑高速:時速8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1500左右。時速10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不超過2000轉(zhuǎn)。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。
操控:
三系的操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,操控是E90的賣點,一般買寶馬3三系的人,我看大部分都是奔著操控去的吧。平時60馬轉(zhuǎn)彎是沒什么問題的,轉(zhuǎn)彎感覺是:“不拖泥帶水”
油耗:60L的油箱,加滿跑高速,平原路段,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(xù)航。城市路段表現(xiàn):市區(qū)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.5L至8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的話會多0.5L左右。高速路段表現(xiàn):本人經(jīng)常跑高速,油耗在5.5L至6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會多0.5L左右。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(guān)。家人暈車,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,跟車距離保持的大,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。
舒適:我只開,很少坐,開的久腰酸背痛的,一般跑完長途都去良子腐敗一下,太累
|
購買時間2011年06月
購買地點浙江 溫州
裸車價格25.00萬元
平均油耗10.0L/100km
行駛里程25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性能好,尤其在過完時候,那是沒得說。秒殺一切車輛,尤其看到別人那羨慕的眼光。還有就是這車女人開的話沒得說了。每個交通崗都有很多羨慕的眼光。
缺點:空間小,這個缺點是該車的最大缺點吧!
外觀:相比之下,外觀上更喜歡新三系F30的開眼角設計,顯得更犀利,車頭似乎也更低矮。這款E90總覺得胖乎乎的。車燈設計:喜歡這個蝴蝶尾燈的樣式。天使眼有點兒暗,作為示廓燈打開的時候,有些昏黃,不夠醒目。想改裝彩色天使眼,又怕檢車不過,算了不折騰了。做工車漆:買的時候沒有白色的,只好選個鉑青銅,習慣了覺得還挺耐看的。車身造型:家族式設計,雙腎進氣,霍夫曼斯特拐角,腰線剛勁有力。發(fā)動機蓋上隆起的四條線,很耐看。車尾上翹,不過稍顯局促。
內(nèi)飾:簡單實用。這里說幾個設計缺陷。一個大設計缺陷是DTC按鍵和雙閃按鍵離得太近了,行駛中遇緊急情況想伸手開雙閃,不小心有誤按DTC的可能。前排座椅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夾縫有些大,往扶手箱里當東西的時候有掉進去的可能,后來在某寶上買了兩個夾縫塞,算是彌補了。儀表中控:喜歡橘黃色的儀表盤,夜晚點亮了像流星劃過長空,寒冷的冬季能讓人有種溫暖的感覺。百公里瞬時油耗指針挺好玩兒,能讓自己知道在什么路況什么車速下,踩多深旳油,產(chǎn)生的油耗高低程度。沒有水溫表,這是個缺陷。手感材質(zhì):中控塑料感明顯。座椅皮質(zhì)經(jīng)久耐用,六年了還不顯舊。異味異響:天窗處偶爾輕微異響,最近兩年才有的,可能是年頭久了。
空間:很合適,前排寬敞,后排因為很少坐人,所以也無所謂了,對車身的尺寸尤為滿意,平時泊車,掉頭都很方便,不象很多一味求大求寬的車型。
配置:寶馬里頭算性價比高的。三系入門級,不飆車的話,足夠用。期待的配置:原車一大缺點的是沒有中控屏,后來在汽配城自己加裝了360度倒車影像。
動力:松油門滑行降檔時,偶爾能感覺到輕微的頓挫感。加速表現(xiàn):個人自駕游足夠用,超車不費勁。很少深踩油門,所以沒怎么急加速過。動力平順性:動力輸出平順,跑高速有種貼地飛行的感覺,發(fā)動機的聲音不刺耳很好聽。跑高速:時速8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1500左右。時速100時,轉(zhuǎn)數(shù)不超過2000轉(zhuǎn)。動力的很多潛力還沒被我用到呢。
操控:
操控沒的說, 后驅(qū) 50:50 寶馬的底盤還是很棒的 。
油耗:60L的油箱,加滿跑高速,平原路段,達到過一千公里的續(xù)航。城市路段表現(xiàn):市區(qū)不是太堵的話一般在7.5L至8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的話會多0.5L左右。高速路段表現(xiàn):本人經(jīng)常跑高速,油耗在5.5L至6L之間。開空調(diào)會多0.5L左右。油耗低和本人駕駛習慣有關(guān)。家人暈車,因此形成不急加速也不急剎車的習慣,跟車距離保持的大,有情況盡量靠油門減速。
舒適:電動座椅,電動車窗,電動后視,大燈清洗,天窗啥啥的感覺比較雞肋腰部支撐才是比較重要的,唉。。。只能說比較遺憾后排座椅如果可以放倒就完美了,偶爾還可以稍躺休息
|
購買時間2008年11月
購買地點北京市 北京
裸車價格30.80萬元
平均油耗12.0L/100km
行駛里程110000公里
綜合評分
|
優(yōu)點:當年算是不錯的代步車了
缺點:寶馬3系是一部很經(jīng)典的車型,但就3系的舒適度實在是太差了,座椅很硬,不過這可能是出于運動型車的一種特點吧,勉強還可以接受。此車超過十萬公里就該花錢了,什么減震器漏油啊,氣門室墊漏油,真空泵漏油,不知道寶馬的工程師是怎么想的,為什么這些很簡單的密封墊都做不好,確實沒有日本車的好,而且店里對這些也很無奈,真空泵漏油只能更換真空泵總成,而不能更換那個密封墊,一換就是五千多,其實去汽配城修可以更換密封墊的,費用大概一千多點,因為真空泵是好的,只是漏油而已!還有就是變速箱闖檔的問題,這個一直也不能解決,我看了論壇里有朋友說在60000km更換變速箱油,其實那個根本不解決根本問題,這個車動力不夠才是根本,我經(jīng)常刪除變速箱的調(diào)校值,然后經(jīng)過一百公里的學習模式,但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,過一兩個月這個問題還會重復,所以現(xiàn)在也就習慣了,有點頓挫也就無所謂了。還有就是好多車友反映寶馬車燒機油,其實確實是燒,當然前面說了,還有可能是從真空泵和氣門室蓋處流出去了,不過,大多數(shù)車是進排氣門的氣門油封老化所導致的間隙過大,機油從油封處進入了燃燒室,跟著一起燃燒了,不過也不排除一些車是曲軸箱通風閥堵塞導致的燒機油,當然這些都好解決。所以奉勸廣大車友,檢查燒機油一定要判斷好了在治病,不能上來就拆解發(fā)動機,這個是4S店的做法,當然如果你有的是錢,你可以去店里維修,其實大多數(shù)都是那兩個原因所導致的,修車如同看病,看準了在下藥,才是正確之路!
外觀:總體來說外觀我很滿意,這車非常適合改裝,線條很美。輪轂只是簡單的更換了原廠325的五幅輪轂,沒有過多的修飾,原來改過改裝品牌的輪轂,但有一次過坑,直接費了一條輪胎,后來就再也不玩改裝了,覺得這個太燒錢了,簡直不是一般的燒,一條輪胎2000多,跟我一個月基本工資一樣了!后來自己瞄上了325的輪轂,把改裝的給賣了,換了原廠風格!
內(nèi)飾:內(nèi)飾設計過于簡單,沒有什么新鮮感。非常像90年代的車型,不過我給我自己這輛改了很多東西,像原廠的電動防眩后視鏡,藍牙的收音機,還有哈曼卡頓的高音頭,原廠撥片方向盤(超車很舒服的),都是一些實用的配置,在低配車上面都沒有,所以心一癢癢就開始自己動手加裝,畢竟我也是在寶馬4S上班的,這些都難不倒我,嘿嘿
空間:略小 不多說了
配置:性價比在這個價位還是比較高的,畢竟牌子在這放著,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臺寶馬!
動力:動力沒得說,雖然這臺N46的發(fā)動機只有150多匹的馬力,但動力來的很及時,油門一點就有。在論壇上看到有朋友有改機械增壓,當時心動過,但后來覺得那樣改畢竟不是原廠玩法,本人特別喜歡原廠的改裝線路,不希望動原車的線,所以就還是原車的改法。
操控:
非常不錯 基本上是指哪打哪
油耗:油耗方面,冬天12個左右,對于4缸2.0的排量還是可以接受的。這個車就是不能猛開,我曾經(jīng)測試過,如果溫柔的在高速上開,最低能到6.5L油100KM,如果猛開,見車就超,大概能達到14L每一百公里,有些人可能不信,怎么會差那么多,但事實確實是這樣,這個車,猛開有好處,但是也有壞處,就是變速箱愛闖檔。
舒適:舒適度確實不高,就是椅子太硬了,長時間坐屁股疼,而且3系的椅子是歪的,所以這車真的不適合長時間駕駛,短途盧星還是不錯的。
|
支付寶掃碼詢價
領(lǐng)最高888元現(xiàn)金紅包